亚博视讯真人_亚博平台注册¥app官网

图片
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百年 > 百年征文

我的三十一载地质缘

来源:地调局探矿工艺所 作者:吴陶 发布时间:2016-11-21

1985年7月,我从重庆大学毕业来到了刚成立不久的地质矿产部探矿工艺研究所,当时刚20岁出头。由于大学学的是采矿专业,我对地质调查、对坑道勘探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只是由于单纯得可爱,领导安排什么就做认认真真做什么。从1985年8月我就开始独立出差,深入到各省地矿局和施工现场,开始了风雨兼程的地质调查工作,今年已足足31年。对地质调查工作,我经历了逐渐了解、逐渐熟悉、逐渐投入、逐渐热爱的艰苦过程。在地质调查百年之际,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和完成的事,三十一年前与地质调查结缘,三十一载钟情于地质调查,的确太不容易了,其中经历过许多的艰难、许多的困苦,真是百感交集。

作为一个女同胞、家里的独生女,长期在男同胞的世界里努力工作,需要克服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比如,当时野外地质队几乎都是男性,连女生的住房都没有;上厕所,需要人守门;上工地,需要先招呼再进去,因为野外的坑道通风不好,工人几乎赤身上阵;进隧道,女人更要获得特别批准......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我为了地质事业,坚持了30多年。

我毕业后参加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勘探坑道注锚喷加固支护技术研究”,为了开展十种锚杆性能的对比试验及其它技术试验,在寒冷的冬季、滴水成冰的浙江杭州西湖边工棚里一住几个月,和地质队工人、技术员一起天天下坑道进行光面爆破、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的科学试验,取得了一整套试验数据,为锚喷支护技术在勘探坑道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积极推广新奥法,推进坑探地质队伍的技术进步,我在老同志的带领下,深入到辽宁地矿局、贵州地矿局、云南地矿局、广西地矿局等几乎全国从事坑道施工的地质队伍,通过编写讲义和计算机程序、举办新奥法学习班、现场技术指导、坑隧道开挖、支护设计等方法,使当时技术手段单一、技术力量薄弱的坑探地质队迅速成长,不再畏惧洞口开挖、浅埋松散等技术难题,在“注锚喷加固支护技术”的支撑下,各省地矿局不仅在坑探巷道的掘进速度和质量上大幅度提高,而且逐步承担了辽宁八盘岭公路隧道、浙江安吉引水工程、杭州西湖引水工程等许多大断面的隧道工程施工任务,为地质队伍开拓市场、结构转型、发展壮大奠定了技术基础,以新奥法为基础的科研开发项目获得了多项原地质矿产部的一等、二等、三等科技进步奖励。我的种种艰辛换来了技术的进步、效益的提高、知识的积累,为新奥法在地质行业的推广应用做出了贡献,为地质调查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在隧道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中,我发现传统的水泥砂浆锚杆存在施工繁琐、速度慢、凝结时间长等缺点,不能满足垮塌地层快速施工、快速支护的要求,于是担任项目组长,主持了SF型系列新型锚固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由于该材料性能优越、施工快捷,在甘肃“引大入秦”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解决了盘道岭隧道等受硫酸盐严重侵蚀地层工程中常规材料无法锚固和止水的关键技术问题,为该类工程创造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同时,我深入各种隧道现场,开展示范安装和张拉试验,根据水质、岩层现场制定材料配比,赢得了各工程指挥部的信任,迅速在当时的铁路、水电、公路、矿山和地质灾害治理现场得到大量应用,开辟了新型锚杆支护技术的新篇章。由于长期进行水泥和化学类材料试验,我的十个手指不知脱了多少皮,以至于一碰热水就痛;为了摸索出更好的产品结构、材料配方和加工工艺,几乎跑遍了常用的材料厂家、生资市场、货运场所,常常被加工场所的水泥扬尘呛得呼吸困难;在怀有身孕7个月时,还坚持进行科研开发工作,没有休息;在生完小孩坐月子期间,仍然保证着科研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推广工作正常进行。在艰苦的试验条件、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遇到困难,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退缩、想过放弃,但工程的需求、强烈的事业心使我坚持下来。当看到我研制的新型锚固材料一车车运往现场,在各系统隧道中广泛应用,当不断收到工期缩短、效益提高的捷报时,我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三十一年,弹指一挥间。现在,虽然我已不再年轻,但仍然在为地质调查事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的重点转移,任务变化,我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便携式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具箱研究”,通过确定研究方案、室内设计、室内研制、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外检测试、样具加工等过程,现在已提前进入了开发应用,在北京、河北、广西、吉林、深圳、广东、四川、西藏等地质调查区域,便携式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具箱正在为提高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效果、工作效率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地质灾害的快速调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十一年,我与地质调查结下了不解之缘。能够在百年地调之中发挥三十多年的作用,我感到欣慰,感到满足。因为这个缘,我获得了多次优秀、先进的奖励,还评为“2016年成都市我身边的优秀女性”,而且在成都市三十名中排列第一。

三十一年过去了,我和其他的地质人一样,为地质调查事业默默奉献了青春、奉献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我坚信,为了弘扬科学精神,创新地质事业,还有更多的地调人将会发挥优良传统,在下一个百年地调中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