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视讯真人_亚博平台注册¥app官网

图片
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地质调查成果向十八大献礼 > 相关报道

“三大转变”拓新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土资源管理改革探索综述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毛志红 发布时间:2012-10-29
  喜讯还在耳边回响:十年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亿多亩,新增耕地4200多万亩;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300余处,能源资源储量增幅都在30%以上;地质灾害成功避让6781起,36.5万人避免伤亡;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和测绘服务总值分别增长了3倍和2.6倍……

  这一组组数据,记录着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土资源管理保发展、保资源、惠民生的成绩,也镌刻着国土资源管理改革探索的足迹。这十年,是创新驱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十年,也是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管理改革探索的光辉十年。

  一个发展观念引领改革探索方向:谋科学发展大计,担双保统筹重任

  回首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进度让世人惊叹不已,但更值得我们铭记的是新的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它打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年探索的思想坐标,成为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发展的动力之源。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国步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成为头等难题,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上日程。国土资源管理同样存在“要不要、能不能、会不会”科学发展的问题,国土资源部门集中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寻找“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的答案,经过一次次理念更新,逐渐实现了管理理念、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的“三大转变”,坚定不移地踏上了科学发展之路。

  这“三大转变”,是国土资源管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管理理念从单纯的数量管理,转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管理;从单纯的资源管理,转向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综合管理;从单纯满足需求,转向供求双向调节和差别化管理;从单纯强调资源投放,转向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管理职能从微观转向宏观,从重审批转向重监管,从项目安排转向制度设计,把权力和责任真正放下去,把服务和监管切实抓起来,不与市场争权,不与企业争利。管理方式则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制度等各种手段实行差别化、精细化管理,致力于科学统筹保发展、保资源、保民生,服务全局的能力不断提升。

  2003年,国家决定收紧“银根”、“地根”,正式提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国土资源管理掀开了改革探索新篇章。2008年,国土资源部被中央确定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单位,谋划“保增长、保红线”之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为之后连续几年“双保”年度行动乃至“保障发展、保护资源”核心理念的深化、丰富和拓展夯实了基础。2011年“十二五”开局,美、欧债务危机不断蔓延,国内外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国土资源工作推上“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的新站位。2012年,实施节约优先战略成为“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主旋律。

  探索与实践中,“双保”重心逐渐落点到以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上。国土资源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不仅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所必需的各类资源需求,还主动在房地产调控、土地整治、土地征收、地质找矿、地灾防治、执法监管、城乡统筹、绿色矿山与和谐矿区建设等领域积极维护与服务民生,被视为特殊国情下的重大管理创新。

  十年探索,十年转型,十年突围。“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大力实施节约优先战略,显著提高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和保护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既是对国土资源管理改革探索历程的最佳概括,也是对国土资源管理时代使命的最好诠释。

  一条工作主线贯穿改革探索进程:机制创新放异彩,齐抓共管基础牢

  十年,幼苗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国家实现振奋人心的跨越,国土资源事业开创出科学发展新天地。这缘于一场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历史性探索——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土资源部提出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安于现状不想改,畏首畏尾不敢改,视野狭窄不会改”走向“勇于革思想的命,勇于削手中的权,勇于去部门的利”,构建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新机制的步伐,无比坚定。

  围绕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这条主线谋划改革举措:通过顶层设计、总体布局,重点推进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机制、共同责任机制、开源节流机制、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机制等四个机制,以此构成制度建设平台,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新的机制,致力于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导作用,探索建立与金融、财税和产业政策相结合的、差别化的国土资源调控政策体系;致力于推进土地和矿业权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致力于本着“从严控总量,适度扩增量,重点放流量,集中挖存量”的思路,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致力于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储量及矿业权核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基础建设,建立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并推进全球多边交流与合作。

  在新机制平台上,国土资源发展战略、规划体系、综合改革和制度建设等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规划编制、法规修改、资源调查、卫星遥感监测全国“一张图”和“全国覆盖、全程监管、科技支撑、执法督察、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综合监管建设等不断夯实。

  共同责任机制,已经在国土资源各业务领域落地生根,“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开源节流机制开辟了一条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倒逼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子。

  “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催生了找矿理论技术创新和地质找矿重大突破。

  经济补偿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国土资源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国土搭台、部门联动、统筹规划、整合资金”的工作机制,推动了土地整治尤其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步伐。

  一个个机制创新亮点,经受住了大事、急事、难事的考验,成为国土资源管理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支点,也为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一面鲜明旗帜框定改革探索架构:抓制度体系建设,强保障发展能力

  新世纪,发展中的中国走到了关键节点: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市化进入快速成长期,经济社会转型进入攻坚期,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面对这些阶段性特征,中央决定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科学发展的旗帜,指引着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制度改革新突破,在善治善为、攻坚克难中一路前行。

  毫无疑问,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飞跃,靠的是土地、人口与制度红利,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度红利。而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土资源管理仍然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框架,做好政策储备,清理各种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立、改、废意见,加快制度供给的步伐仍在继续。

  制度改革释放出了巨大能量,三个“最严格”制度守护着民族生存发展的生命线。2004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与“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行上升为基本国策。在多年的改革探索实践中,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干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离任审计制度持续推进,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逐步确立,土地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得到落实,征地制度改革逐渐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已从产权制度创新破茧,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成为落实三个“最严格”制度、维护民生权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这一系列制度体系,代表着加强中央调控能力和强化地方政府权力责任的土地管理改革方向。

  10年来,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遵循节约大战略,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成为促进节约集约的经济杠杆。全国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资源市场建设,已从有形市场拓展到网上交易。土地招拍挂制度和矿业权分类出让制度,助推着国土资源利用向着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各地节约集约实践百花齐放,全国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建设掀起热潮,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体系呼之欲出。

  以保证金为核心、以绿色矿山为主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与地质灾害防治与和谐社区建设相结合,较好地统筹了各方利益关系。地质找矿新机制的确立,为找矿突破奠定了新制度框架。

  国土资源审批制度,沿着“把权力和责任放下去,把服务和监管抓起来”的方向深入推进。人事干部制度改革,在逐步深化……

  观念之变、机制之变、制度之变,开启了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各项重大制度成果,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一个联动平台开拓改革探索新局面:多方协作共搭台,联创齐争开新篇

  耕地保护协会遍地开花,农民成了土地整治的主体,执法监管网络延伸到每个角落,地质找矿受到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节约集约成为资源开发利用的指挥棒,地灾防治进入寻常百姓家……这10年,国土资源管理面向向全社会,吸引了社会各界更多人的参与和支持,前所未有的开放格局雏形已然展现。

  2011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新格局的构建,并非无本之木。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土资源系统按照、责、权、利一致的要求,凝聚各方力量提升资源保障能力,使国土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一步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众人划桨开大船,多方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国土资源管理难题。

  积极探索强化部省、部际联动协作机制。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土资源部与20多个省份签订了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以农村土地整治等为平台推进管理制度创新;与各省区签订协议,开启部省合作推进找矿突破;与广东省共同推进的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经过3年试点探索,城镇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部省、部际联动,带动了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与当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部队、高校,乃至企业、社会机构的多级联动、开放合作。

  10年来,地质工作加速融入并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泥河模式、嵩县模式、青藏专项为代表,中央、地方、政府、地勘单位、企业等多方联动,大兵团作战,找矿的内外部环境明显改善。当前,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赢得了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矿业市场主体的认同和支持,开放的找矿格局在不断延伸、拓展。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门积极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联合执法、保护耕地、土地整治、防治地灾、大扶贫机制构建等,中央与地方、国土资源与相关部门、企业和民间力量乃至全民参与的管理格局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

  改革无止境,创新无边界。随着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入融合、有机交融,“联创齐争”这一崭新载体开拓了构建管理新格局的思路。联创齐争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深化,编织成经纬交织的联动格局,形式从“N+1”拓展到“N+X”,内容从找水打井、地灾防治拓展到找矿突破、土地整治、土地督察、执法监管、扶贫开发等诸多领域,凝聚起多方力量,搭建了国土资源工作的大平台。

  从举全系统之力,到引全社会之力,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开放格局,国土资源管理的画卷正次第舒展开来,美不胜收。

  改革还在继续,创新还在拓展。国土资源管理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攻坚克难的勇气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用有限的国土资源承载无限发展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