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视讯真人_亚博平台注册¥app官网

图片
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成四级网络体系

为地质环境管理提供互联互通基础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范宏喜 发布时间:2017-11-21

记者从11月16~1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推进会上获悉,自2013年实施《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以来,全国基本形成了国土资源部和各省、市、县四级节点的地质环境信息网络架构体系,信息化技术在规范和创新地质环境管理中开始发挥作用。

据了解,在国家层面,国土资源部建设了与中国气象局、水利部等部门互联互通的专线网络,各省建设了与气象、测绘部门互联互通的专线网络。依托国土资源业务网,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实现与省(区、市)、市(地、州)、县(市)国土资源部门的互联互通,形成了部、省、市、县四级节点的地质环境信息网络架构。依托国家地下水监测、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监测等重大工程或专项,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搭建了地质环境主干网,实现与31个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和地质灾害应急卫星通讯网络的互联互通;通过建立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物联网等专线,实现与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数据的互联互通。这些,都为各级地质环境管理部门获取数据提供了互联互通的网络基础。

在提升地质环境信息服务能力方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建成了全国尺度的基础数据库并在“地质云”上共享与服务。其中,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建设了包括全国1:20万分幅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1:50万分省环境地质空间数据库、全国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全国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库、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库、全国地质遗迹地质公园数据库、全国水土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在内的7大数据库,在“地质云”上实现共享和服务。各省级层面收集整理了基础地理、基础地质、专题空间及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等业务数据库,建设了上下互联、左右互通的省级数据中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还开发了集基础数据管理、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土地质环境监测等功能模块为一体的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并基于“云架构”,开发了水工环地质信息服务平台,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网站上线服务,面向全国发布7大数据库和地质环境领域1000多个信息服务产品。重庆、山东、广东、湖北、黑龙江、 甘肃、辽宁7省(市)充分运用国家级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建成省级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已经实际应用于地质环境业务工作。其中,重庆市信息化建设成果已推广应用到38个区(县)。

此外,面对地质环境业务需求,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研发了地质灾害调查野外采集、地下水监测信息采集与处理服务、矿山地质环境数据管理等39个业务系统,提升了地质环境调查、监测、数据处理、综合分析能力。结合地质环境管理需求,编制并发布了地质灾害、地下水、水土地质环境、地质遗迹、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全国地质环境图系等类型的信息服务产品近1000个。31个省(区、市)采取移植、定制、拓展等方式,开发软件并服务于地质环境管理专业领域。湖北省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建设的“管理支撑层级化、数据采集智能化、监测手段多样化、预警预报及时化、信息服务一体化”地质灾害信息化基础上,开发了为地质环境行政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动态监管地质灾害提供方便快捷的智慧防灾移动平台,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会上,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介绍了“十三五”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湖北、山东、广东3省分别介绍了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经验,31个省(区、市)的100余名代表现场观摩了湖北省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成果演示。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