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视讯真人_亚博平台注册¥app官网

图片
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首届“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论坛提出

以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命运共同体构建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王琼杰 发布时间:2018-09-11

9月8日-9日,以“引领生态修复,促进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论坛围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科技创新,集思广益,交流经验、建言献策,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讲话,云南省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勋儒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魏复盛等出席并作主题报告。

此次论坛是我国首次举办的以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为主旨,国内诸多省(市、自治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国际生态环境专家学者参加的环境科技论坛,旨在宣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成就,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与周边国家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共同体。

陈宗兴指出,科技创新在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生态环境瓶颈制约。本次论坛是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举措,具有现实意义。

陈宗兴强调,要把握全球绿色发展大趋势和生态环境科技进步大方向,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科技创新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使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向生态化的发展轨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二是要构建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系统设计、同时发力,建立完善的科技政策导向机制和经济政策激励机制,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创新效能、激发创新活力。三是要突破生态文明科技创新重点难点。要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形成源头控制、清洁生产、末端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的系列成套技术。紧紧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开发利用先进实用的生态环保技术;要推进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现精准、科学、高效治理污染。四要加强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提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绿色化水平,将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各个地域、各条线路、各类园区、各个项目中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合作,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让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陈勋儒表示,科技创新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届论坛开展生态文明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与交流,有助于各方增进共识、深化合作,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构建生态文明命运共同体。云南愿与全国人民和相关国家一道,致力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研究与实践,共建生态文明,共创美好未来,共同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论坛围绕主题举办多项演讲。在论坛学术演讲环节,中外生态环境专家学者就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中国环境产业及技术发展、环保科技与应用、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生态修复前沿技术、重金属污染防治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云南土壤污染形势与对策、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支撑等内容作主题演讲和案例交流,围绕“科技创新与生态政策”、“科技创新与生态修复”主题开展对话交流,从不同领域和视角深度解读了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全方位、多层次展示近年来我国环保科技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

论坛还专门开设了全面建设绿色矿山高层论坛,就绿色矿山建设与实践,绿色勘查典型挖掘及模式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政策及先进适用技术,智慧矿山建设等进行了交流。在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中关村绿色矿山勘探委员会成立大会,就如何推广应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来助力绿色矿产勘查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本次论坛初步建立了“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发布了“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合作倡议书,并着手建设“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大数据服务平台,为生态文明科技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已初步打造成集生态文明科技创新领域学术研讨、信息交流、项目对接、市场开拓为一体的资源共享平台。

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等相关部委人员,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美国、瑞典等国家相关官员和生态领域专家学者,云南省内外环保、科技、林业等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社团、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志愿者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给予支持与指导,云南高原生态环保基金会、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新远国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会、云南新世纪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云南省土壤培肥与污染修复工程实验室、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云岭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会、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协办。